文学院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专业 >> 文学院 >> 正文

广告学

2025-06-08  点击:[]


广告学

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


一、历史沿革

广告学专业是在我校20世纪90年代的公共关系学(专科)专业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,经省教育厅的批准设立,于2002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,2018年获批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位硕士点。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,专业特色已经日臻鲜明,从2009年广告学专业的教改立项被确立为省级教改项目,到2014年与“壹捌零”整合营销传播机构合作,获批辽宁省大学生文科实践教育基地项目—“辽宁师范大学全媒体创意传播联合培养基地”,再到2018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,2021年获批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,2023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专业和校级订单式培养(桃李食品大连有限公司)示范专业。学院内部建有基于融合媒体技术的新文科教学实训与传播平台,校外与大连市多家广告企业成为签约实习基地,在实践教学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2014年以来,全国性广告大赛屡创佳绩,学生作品获国家级等级奖56项以上,国家优秀奖176项,省级等级奖204项。这些赛事包括中国广告节长城奖、广告金犊奖、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、大学生广告学院奖、ONE SHOW创意竞赛。

 

 

 

二、专业特色

广告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,已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,强化基本技能训练,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特色。

1.以品牌营销为核心,注重技能培养。本专业发挥文学优势,在营销、策划、文案领域深入发展,确定了以“品牌营销”为引领的专业发展方向,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,实际执行力,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基于数字化广告营销策划的专业人才。

2.以产学合作为基础,开展协同育人。与产业深度对接,借助产业及企业的平台优势资源,深入开展人才培养。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性的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;教师积极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,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协同教育。

3.以硕士点为平台,培养高层次人才。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是整合新闻学、广告学等优势资源,秉承职业指向性、针对性和学术性高度统一的办学理念建立,与广告学专业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,广告专业借助这些资源实行“学业+实践”双导师的培养机制,培养高层次广告人才,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培养。


三、核心课程

传播学、市场营销、整合品牌营销、广告学概论、广告策划与创意、计算广告、市场调查、新媒体写作、平面广告设计、计算机辅助设计、广告效果研究、影视广告编导与制作、广告文案写作、广告摄影与摄像技术、中外广告史、广告法与职业道德等。

 

 


四、师资力量

由三方面人员构成:一是文学院本专业教师,二是本校相关专业教师,三是聘请的业界兼职教师。师资队伍保证了教师的专业性,使教学能够与业界保持紧密地联系。本专业教师从文化学、传播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对广告传播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,积极参与辽宁省及大连市的广告发展战略研究工作,先后完成了5项省市级研究课题。近年来教师发表学术和教研论文50余篇,其中核心期刊3篇,著作及教材共计10余部。


五、升学就业

近五年来,本专业学生先后考取了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上海大学、辽宁大学、大连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,他们选择的专业包括新闻传播学、广告设计学、美术史学、现当代文学、古代文学、文艺学、法学等专业,毕业生分别还成功申请到美国南加州大学、丹麦哥本哈根大学、南安普顿大学、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(RMIT)、韩国建国大学、香港浸会大学等学校继续深造。

毕业生专业能力符合市场的需求,就业前景广阔,进入广告公司、公关公司、媒体等知名企业单位工作,其中优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、华为、小米、新浪、伊利、360、小红书、新希望、碧桂园、保利集团等,还有的成为策划、文案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能手,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。

自主创业方面也有成功典范,凭借专业知识,成为有影响力的博主,粉丝数量百万级,在新媒体领域深耕并且创办公司,毕业一年公司规模10人以上并持续发展。


 

六、各省录取情况

 

undefined


七、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

报考本专业不提科目要求



文学院

学院官网: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(lnnu.edu.cn)

微信公众号:博雅文苑lnnuwxy

一、 历史沿革

文学院是我校历史积淀最为深厚的学院之一,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中外文系,1958年正式招收本科生,1959年建立中文系,2003年改为文学院。多年来,我院建成一院四系的格局,包括4个中心、1个研究所、11个教研室。


二、师资队伍

文学院现有教师95人,其中教授23人,副教授22人,博士生导师14人、硕士生导师71人。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,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,辽宁省教学名师5人。教师获第八届“鲁迅文学奖”、第十四届“韬奋出版奖”,入选中宣部“四个一批”文化名家工程、辽宁省“兴辽英才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、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4人、辽宁特聘教授1人、辽宁省杰出中青年学者1人。


三、学科专业

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,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,同年获批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,2018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;2010年开始招收学科教学(语文)专业硕士,2018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点。拥有两个一级学科: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。四个本科专业:汉语言文学(师范)、汉语国际教育(师范)、新闻学、广告学。2019年,汉语言文学(师范)专业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;2022年,汉语国际教育(师范)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新闻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

四、教学科研

文学院获评辽宁省高校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示范院系、辽宁省党建标杆院系、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辽宁师范大学科研先进集体、辽宁师范大学就业先进集体、辽宁师范大学特殊贡献奖等称号。被评为教育部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”先进集体、语言学团队获批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、现当代文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,教师获评辽宁省优秀教师、辽宁省教育厅“教育世家”等称号。

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、二等奖等奖项,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,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,19门课程被评为省一流课程,多位教师获得国家和省级教师教学大赛奖、全国性大赛指导奖,多位教师应邀赴海内外高校讲学,做客央视百家讲坛、辽宁省辽海讲坛等。

近十年来,承担国家级项目40余项,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重点项目、冷门绝学项目,承担省部级项目200余项,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,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文学评论》《文学遗产》《中国语文》等发表高层次论文500余篇,成果多次获辽宁省政府奖、大连市政府奖等。

 

本科专业

汉语言文学(师范)、汉语国际教育(师范)、广告学、新闻学

硕士研究生专业

文艺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中国古代文学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、汉语言文字学、古典文献学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课程与教学论(语文)、学科教学(语文)(专业学位)、传播学(专业学位)

博士研究生专业

中国现当代文学、中国古代文学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汉语言文字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

 

 

 

上一条:新闻学 下一条:汉语国际教育(师范)

本科招生办公室

咨询电话:0411-82158993
传真电话:0411-82159880
电子邮箱:zsb@lnnu.edu.cn
监督电话:0411-82158313
通讯地址:大连黄河路850号辽宁师范大学本科招办

招生简章
招生计划
历年分数
录取结果